 |
產品分類 |
|
|
|
|
|
 |
聯系熱線 |
|
電 話: 020-32986219
傳 真: 020-32966759
公司QQ:1138781245
(托力特在線)
公司QQ:762804061
(托力特化工)
公司總部:廣州市天河區(珠江新城)華強路2號富力盈豐大廈23A11、23A12、23A13室
銷售中心:廣州增城市新塘鎮鳳凰城鳳鳴苑31街3號別墅
國內投件地址:廣州增城市新塘鎮鳳凰城鳳鳴苑31街3號
郵 編:511340
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|
污水處理廠成為新污染源的現象 |
|
|
發布者:admin
發布時間:2014-7-15
點擊次數:3101
|
|
|
近日,重慶兩江志愿服務中心在考察安徽污染源時發現,馬鞍山中鐵水務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的出口處,泥湯狀的達標污水滾滾而出。對此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表示,污水處理后還是污水,污水處理廠成為新污染源的現象,在不少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。 污水處理企業一邊治理污染,一邊制造污染,這對公眾信心的打擊比實際污染造成的影響要大得多。近些年來,公眾聽到的多是政府鐵腕治理污染的信息,誰曾想到,到頭來污水處理廠卻成了新的污染源。 面對自己成為新污染源的尷尬,污水處理廠也有一肚子委屈。治污經費不足就擺在面前,前不久,環保部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披露,現在全社會環保方面的投入規模約為每年6000億至8000億元,而每年全國收取的排污費才200多億元,約為投入的1/30.如果一些地方財力有限,就很難保證治污的投入。這樣一來,治污企業的治理力度越大就虧損越多,自然沒有積極性。 僅從治污的投入和產出比來解釋治污企業非不能為而不愿為,還不能觸及問題本質。這背后,更多暴露出治污企業經營機制的老化和國家排放標準的滯后。污水處理行業由于投資大、回收期長等特點,長期以來都以國有企業為主體,經營機制較為固化,往往重開工運營、輕技術提升。 目前,我國執行的污水排放國家標準仍是12年前制定的,已遠遠落后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。去年發布的《中國城鎮污水處理市場調研分析報告》顯示,有的地方80的污水經處理后仍是劣5類污水。業內人士稱,污水都白處理了。對此,治污企業心知肚明,但受僵化經營體制的影響,仍停留在完成生產任務,將大量達標污水排出,形成新的污染源。 去年2月,浙江省刮起環保風暴,公布了首批28家環保不良信用企業。但令公眾驚訝的是,在這28家企業中,竟有13家為污水處理企業。痛定思痛,浙江下大決心打破利益藩籬,改變治污企業的經營模式,引入市場機制,將治污行業向民間資本開放,探索公私合營的污染治理新模式。時間僅過去一年多,污水排放標準比目前國標提高了近3倍,效果可見一斑。 可以預見,對于治污企業這樣一種以營利為目的的特殊公益性投資,如果沒有合理的投資回報,是很難發展起來的。這就需要國家給予積極的政策扶持,在提高排放標準、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,賦予民間投資與國有企業同等的政策優惠,明確劃分公與私之間的邊界,形成利益共享、風險共擔的合作關系。唯此,才能徹底改變目前沙漏式的治污現狀。 |
|
|
|
|
|
|
|